输入提示请输入一个汉字成语
不寒而栗

不寒而栗

成语「不寒而栗」详细解释释义

成语读音:
bù hán ér lì
不寒而栗mp3播放按钮
成语解释: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
成语拼音:bu han er li
成语常用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成语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想到、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
成语例句:岂果脂粉之气,不势而威?胡乃肮脏之身,不寒而栗。 ◎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